>百科大全> 列表
四川如何为8000多万人储备粮食
时间:2025-04-13 23:36:23
答案

四川为8000多万人储备粮食的方法是:

自全国大力推进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信息建设以来,四川省通过构建省市县三级数据互通的管理体系,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资源,并基于四川省级政务云(华为云),统一部署了四川省政策性粮食购销监管系统

粮食购销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环节。在传统的粮食收购环节,农民需要奔波于各个粮库之间,费时费力。如今,借助四川省政策性粮食购销监管系统,农民通过预约电话手机应用程序等方式,查询收购价格和仓容状态,实现卖粮少跑腿、少排队、快售粮。此外,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,针对农民合作社交易量日益增多的特点,四川采取电子交易网上竞价方式,加快售粮,提高了收购效率和公正性。目前,全省地方政府储备粮网上交易率达95%以上。

如果说“收好粮”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石,那么粮食存储就是粮食安全的“压舱石”。记者了解到,四川在全国率先大规模应用绿色低温储粮技术,着力提高粮食供给质量。

四川省的粮仓采用了表层控温+谷物冷却的低温储存技术,通过密闭的智能环流系统使粮食始终保管在“空调房”里。粮堆里埋藏的几百个温度传感器,对粮食温度进行实时监控。通过AI温度管控,实现粮食常储常新。此外,粮库推广“仓顶阳光”工程,在仓顶建设光伏发电系统,有效推动绿色低温储粮技术可持续应用。

目前,四川已实现低温储粮管理全覆盖,也是率先全面实现AI温度管控的省份,全年平均粮温能够控制在18℃以下,通过低温可以让粮食长期处于“休眠”状态,较好保持粮食新鲜度,这样才能抗“陈化”,实现常储常新,同时降低了能耗。

政策性粮库是保供稳价的“定海神针。四川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在统一部署四川省政策性粮食购销监管系统的同时,四川还配置了物联网边缘计算网关设备,实现了标准化流程与实时化监管的有机结合。这一创新举措为现代化粮仓插上了“千里眼”和“透视眼”,信息化监管新模式使粮食安全更加可视化、可感知。

推荐
Copyright © 2025 寄家知识网 |  琼ICP备2022020623号 |  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