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,行政行为的主体必须是行政机关或得到法律、法规或规章授权的非行政机关组织体,包括行政机构、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。
其次,行政行为必须是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。行政职权是行政机关依法享有的权力,其行使具有国家强制力。与民事行为相比,行政行为不需要征得相对方的同意,相对方在该行为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。
最后,行政行为必须是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法律影响的行为。这意味着行政行为能够对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设定、调整或取消,并对相对人产生法律效力。例如,行政处罚、行政许可等行为均会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法律影响。
综上所述,一个行为如果符合以上三个方面的要求,就可以判断为行政行为。